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发[2008]43号文)批准,2008年9月,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是公司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公司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云南电网公司要求,博士学历人员如有志于加入本公司,需先申请进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科技项目研究,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再决定是否签订工作合同。对于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在有岗位需求的情况下招聘博士后,对于没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根据项目的研发需求招聘博士后。
2011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竭诚欢迎有志者加盟本站,联合解决云南电网重大技术问题,为云南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及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一、 公司简介
云南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云南省域电网运营和交易的主体,也是云南省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培育电力支柱产业的重要企业。目前,世界首条±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已在云南投运,500千伏主干电网延伸至9个州(市),220千伏骨干网架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110千伏及以下配网日益完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大电网已经形成并向越南北部送电,形成了省内、省外、国外三个电力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2010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176亿千瓦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1亿元。西电东送送电能力达到790万千瓦,云南成为了西电东送的主力军。
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本情况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云南电网电力研究院。云南电力研究院作为云南电网电力技术监督、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基建调试、信息化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坚力量,已发展成为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雄厚、人才荟萃的电力科学试验研究基地,拥有一流的电力试验基地、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硬件、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其它科研条件。
目前,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有9名博士后在站工作,均作为重要研究人员加入云南电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组,开展状态检修系统建设、ERP系统建设、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市场条件下电网水电能源多赢调度策略研究、宽煤质适应性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研究与开发、高压大容量可调电抗器的研究与应用、GIS内金属导电微粒的直流检测技术研究、智能电网中大容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应用、及云南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及信息化系统研究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课题
详见《2011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书》。
四、招聘对象
近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能力从事本公司提出科研课题,均可向本站申请作博士后研究人员。
五、申请材料
凡申请来本站作博士后研究人员,请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自荐材料;
3.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2篇以上学术研究代表作;
5.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的推荐信;
6.选择的研究课题及对该课题的理解和设想。
六、 在站待遇
云南电网公司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充足的项目经费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福利及其它相关待遇按照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发布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及《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105号云南电网电力研究院工作站办公室
邮编:650217
联系人:王达达
联系电话:0871-6345357,13769115378
传真:0871-6345357
邮箱:ddwang@vip.sina.com
wangdada@tsinghua.org.cn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书
2011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书
一、概述
2011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人员的专业重点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技术、计量及检测、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直流输电、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人员的研究课题采用三种方式确定:一是“本人自带”,即博士后本人自带的研发项目,经评审符合云南电网公司研发需要的;二是“难题招标”,即由云南电网公司提出的,当前云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亟需解决的、或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创新性意义的课题;三是“合作研发”,即博士后人员加入云南电网公司已立项的科技项目研发团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研发。前两类项目一般由博士后主导项目研发进程,第三类项目一般由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主导。
二、重点研究领域
1. 电网技术
针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的风险,从规划、运行等方面研究电网的特性和规律,如:电网低频振荡的分析研究,找出导致低频振荡的情况,提出抑制低频振荡的有效措施。研究电网分析技术,建立电网模型,应用于电网各种运行方式的分析,指导电网的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研究电网调度的新技术,提高电网调度水平。
2. 输变电设备应用集成
密切跟踪技术的发展和设备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可靠,以及提高设备本身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如:开展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分析输电线路防雷水平,评估防雷措施的效果。研究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关键技术,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型输电导线、防覆冰、防污闪和直升飞机巡线和检修技术,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研究设备的绝缘配合和防止重大设备损坏的相关措施等。研究不同时期生产、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输变电设备技术特点及安全运行隐患,提出消除和控制隐患的技术措施,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3. 运行设备诊断技术
密切跟踪测量技术及检修技术的发展,从提高测量精度,改进和优化检修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输变电设备的试验、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合成绝缘子早期缺陷,支柱绝缘子裂纹、积污、散股、断股和外部损伤,变电设备绝缘老化,内部放电,温度过高,气体泄漏,研究输变电设备试验、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集成应用,逐步建立各种设备缺陷和设备健康水平的判断标准,准确把握设备运行风险,为开展状态检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 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
密切跟踪配网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从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提高配网的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线损的技术,研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网谐波治理的模式,研究分析配电网的供电能力,科学规划,优化网架,简化供电方式,提高供电能力。研究新型绝缘材料的配电变压器以及配电网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研究。研究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技术标准,统一客户服务、负荷管理、地理信息、配电网自动化、配网资产管理等系统的标准,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5.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发展
开展基于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和微水电等)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组成的微型电网的构成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其控制技术和保护技术研究(包括电能质量控制、安全稳定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及其相关自动化设备的开发研制;开展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对电网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通过优化输电线路布置、优化分裂导线结构、实施线路屏蔽、采取双回和多回输电线路布置、采用低噪声电气设备等方法降低电磁污染的控制措施。研究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分析和治理技术,研究确定用于电网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开发电网建设、运行环境评估软件和电网建设环境保护经济性评价软件。研究节能降耗的各种经济措施、引导措施、管理措施和节能改造措施,重点关注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以及农村电网的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
三、合作研发重点课题
1. “十二五”云南多直流送端电网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十二五”末期云南电网将成为拥有5回超高压、特高压直流送出线路以及至少4回超高压交流送出线路的交直流混联、多直流送端系统,还具有大水电与小水电并存、汛枯矛盾突出、线路走廊地形复杂、高海拔气候条件恶劣等一系列特点。本课题针对“十二五”云南电网多直流送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项目将涉及到电网稳定分析、直流协调控制、交直流相互作用、次同步振荡问题、直流偏磁等多个方面,具体包含以下6个子课题:“十二五”云南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评估及适应性研究;“十二五”云南送端多直流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研究;“十二五”云南送端电网多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多直流背景下提高云南大水电送出能力技术研究;多直流背景下云南电网次同步振荡及抑制措施研究;多直流系统对云南电网交流变压器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
2. 云南电网远程定值修改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云南电网继电保护定值远程修改研究拟结合云南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调研国内各相关研发厂家的技术实现方案,研究制定适合于云南电网的保护定值远程修改实施方案,通过在部分110kV及以上变电站试点后逐步推广的模式进行,同时编制相关保护定值远程修改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以期提高云南电网保护定值的修改效率,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电网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优化保护定值修改流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3.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以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为核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综合应用平台,为调度各专业进行电网运行分析及辅助业务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在各级调度机构内部,实现信息的集成与业务协同,纵向上,实现网省地县各级调度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贯穿;横向上,实现调度系统与生产、营销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与业务协同。项目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计划分二至三期完成:首先搭建系统平台,将各级调度系统内部各应用系统整合,数据集成,较成熟的通用应用功能建设,满足省地县调度管理核心业务需求,并全面推广;其次进行“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纵向上网、省、地(县)级调度系统打通,横向上与生产、营销等信息化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并开展数据挖掘、综合应用方面的功能研究;最后,在成功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开发满足调度,提升调度管理的高级应用功能。
4.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程序运用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云南电力调度中心对“云南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使用经验以及对国内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整体现状和水平的掌握,组织地、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业人员调研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需求,编制《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技术规范》,确定“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及技术指标;根据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的具体需求,开发面向云南电网县调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提供给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的要求不断完善;根据省、地调系统的数据格式,确定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专业的标准数据交换结构。
5. 云南电网智能微网实验室研究及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将在云南电力科技园建设包括多种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储能等)的仿真实验平台,并结合分布式能源主要接入配电网的特点,建设典型结构的模拟中低压配电网;在建成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特点研究,并能模拟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结构,进行分布电源的接入;进行储能设备的控制策略研究;进行微网独立运行与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及运行特征分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开发研究、微网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微网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的研究等;同时,在实验平台上还可以进行微网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现有保护、控制运行、调度策略的影响研究;另外,通过智能微网实验室平台,开展微电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微电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微电网运行的运行控制技术、微电网模式切换技术、微网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微网监测等研究。
6. 智能计量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国内外智能计量技术及其应用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依托作为南方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的电能量实验室开展研究:一是智能电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智能电表的功能、性能、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等。二是智能计量通信技术的研究,包括各种智能计量通信方式的研究,通信规约的研究,以及相关通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功能等。三是智能计量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研究智能计量相关主站系统的架构、模型和应用功能等。四是智能计量用户户内网络的研究,研究智能计量的用户互动模式、互动技术和相关智能终端的实现等。五是研究和建立智能计量相关设备和系统的仿真和测试平台。六是研究并建立智能计量示范工程,在试点区域内进行智能计量系统的建设。
7. 数字化实验室的研究和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运用信息化、自动化等手段,结合实验室检定、校准、测量等的新技术,研究建立数字化实验室。一是研究实验室检定、校准、测量的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相关自动化、智能化检定系统。二是研究数字化实验室整体框架模型,建立数字化实验室数据应用、分析中心。三是研究和建立电力设备检定装置的统一通信规约。四是研究实验室检定的远程协助、远程检定和远程监控等内容;五是研究如何将目前的检定流程、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等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手段实现,达到实验室监测、控制和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8. 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一是调研国内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情况,了解国内典型信息安全实验室的业务功能、硬件配置、软件配置、人员取证、已有成果等。二是调研云南电网已建信息系统的平台架构、硬件软件配置、网络体系结构情况,研究信息安全保护对象的特点,明确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方向。三是信息安全实验室物理环境搭建方案研究,根据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硬件规模,明确相应的功能区域规划、机柜布置、综合布线、空调、电源和蓄电池、消防等进行研究。四是规划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定位、主要业务功能、开展方式、技术路线、预期产出成果、建设时间节点计划、人员配置规划、硬件平台拓扑结构、软件配置情况研究。五是编制《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六是根据《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开展相关工作。
9. 信息融合分析、模糊诊断、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评估、诊断、预测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云南电网电力主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GIS、输电线路、杆塔等)的多维信息(状态监测、运行、气象环境、手工记录数据、设备台账、缺陷、设备评价、检修试验等),研究国际先进信息融合技术,建立电力设备状态评估、诊断、预测分析模型,完善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支撑技术。一是研究模糊诊断、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各类电力设备诊断、预测模型和算法,利用云南电网现有设备状态数据对诊断、预测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形成具有可实用化的主要电力设备状态诊断、预测算法。二是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研究安全诊断及预测维护的数据驱动功能模型。三是建立数据预处理、反演分析及建模仿真平台,结合应用范例,提出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及预测维护的数据驱动功能模型,提出征兆识别、融合及判决的数据驱动算法,状态预测检修算法及混杂过程安全监测的多尺度数据驱动算法。
10. 输变电设备监测诊断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一是针对云南电网变电站分散、难于巡视的特点,开展变压器、GIS、高压开关等设备在线监测和诊断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以及运行环境监测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规范、数据传输与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研究故障诊断理论、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分析方法等在远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变电设备运行信息、环境信息和状态信息的综合方法和动态预警策略,开发实用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管理系统等。二是研究建立状态监测装置的性能校验、接入安全、通信方式和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体系,统一规范各类设备的主要状态参量和监测项目,研究各种监测项目的检定方法和诊断流程,确定监测装置的准入条件,逐步建立各种主要设备在线监测和诊断的缺陷判断标准。三是研究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综合智能实时监测系统,研究利用新型检测设备(紫外、红外)检测绝缘子和导线性能的技术和规范;研究在线路安装传感器,实现对导线、杆塔、绝缘子的雷击过程、覆冰情况、污秽情况监测,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数字化、可视化和免巡线的技术;研究利用光纤解决传感器电源、通信的新技术;研究基于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的危险预警和报警系统。研究基于输电线路状态风险评估的状态检修技术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四是研究变电站灾害防护技术,开展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研究,研究变电站建构筑物及电气设备隔震、减震设计技术,建立设备基础和减震结构设计的技术标准。利用卫星影像和图像识别技术,提高灾害监测和防治能力。五是研究基于风险的设备状态评估方法,研究满足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于状态监测信息、风险分析的维修决策方法,制定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RCM)。六是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包括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规划技术、工程管理、运行管理、设备退役管理的技术手段;研究建立资产标识、过程控制、信息采集及处理所需的技术手段。
1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
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立项研究项目,目前项目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围绕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问题,从以下六个方面对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开展研究。一是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全景信息模型研究,构建具有自治协同能力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信息集成融合以及智能分析应用等分层分布式体系架构,建立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模型及其规范。二是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通信模型与接口体系构架研究,研究基于IEC标准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通信模型与传输实体之间的接口规范,建立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研究高电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作环境下的物联网信息交互技术。三是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研制,针对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及通讯模型与接口规范,研制支持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智能监测传感器,开发分布自治能力的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集成RFID和GPS模块,适用于构建变电站、换流站与输电线路设备物联网。四是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集成平台研发。研究基于IEC标准的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的集成、共享和协同处理关键技术,以及公共安全信息的接入与共享技术,研发输变电设备一体化全景信息集成平台。五是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发,研究基于全景信息的输变电设备综合评估方法,开发基于技术性与经济性分析的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制定基于物联网的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规范与标准体系。六是输变电设备物联网验证与示范应用,制定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及其智能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高级应用系统的试验与测试方法及评价规范,将基于物联网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在云南电网公司±800kV楚雄换流站、110kV至500kV电压等级的12个变电站及3条输电线路投入示范应用。
四、招聘原则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用的原则,公司对申请进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采用资格审查、测评、技术交流及面试等方式进行择优录用。
云南电网公司规定,博士学历人员如有志于加入本公司,需先申请进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科技项目研究,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再决定是否签订工作合同。对于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在有岗位需求的情况下招聘博士后,对于没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根据项目的研发需求招聘博士后。
五、招聘数量
2011年度,公司拟招聘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六、申请条件
云南电网公司拟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及课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公司欢迎各位博士提出自己的课题建议。
凡近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能力从事本公司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研究者,均可向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提出申请。
七、在站待遇
提供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8万元/人)的博士后日常经费;根据项目需要配备相关科研助手;为每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一套不低于80平方米的住房;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收入不低于本企业同岗位、同资历工作人员的标准,并根据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工作表现进行奖励;对有子女随同进站的,公司协助解决子女入托、上学等问题。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