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为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成为诗人作家创作的题材,墨客骚人,吟诗作赋,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雅兴和文化意蕴。
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
楼》一诗中写道: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首诗相当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元宵节的盛况,同时也暴露出这个封建皇帝的穷奢极欲和愚昧无知。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唐代诗人,其《正月十五夜》是描写元宵盛况的绝代佳作。诗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像明艳的花朵一样。从“ 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像,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护城河上的桥平日里黑沉沉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 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 金吾不禁”二句,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全诗着重描绘了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灯火辉煌的景色和万人欢悦的心情。
崔液(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作有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玉漏银壶”,古代计时的器具。)人们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今夜的城门最好一直开到天明,正所谓“欢娱苦日短”。谁家见到这么好的月色不来欣赏,谁人闻听城里有如此美丽的灯火不去观看?(即使平时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也会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灯火闪烁、繁花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如在目前。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里观灯赏月的元宵佳节之夜的盛况及社会习俗、民间风情等,写得明白如话,诗意浓郁。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作有《十五夜观灯》一诗,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诗人、作家,他的《生查子·元夕》是这方面的名作之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相思词以少女口吻写成。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而饶有韵味。上片主人公回忆去年的欢悦,那时是灯好,月明,热恋中约会也因元夜的欢乐而增添光彩。“ 月上柳梢头”两句言尽而意无穷,柔情蜜意溢于言表。下片写今年景物依旧,却已物是人非,与上片形成鲜明对照。触目伤情、悲从中来,泪湿春衫。这一切都反映出这位少女的纯真恬美与一往情深。词中的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映照,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情。这首词语言通俗明快,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他的另一首词《御带花》也描绘了京城元夕的热闹: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繻,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雍容熙熙画,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曳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北宋汴京元夕的喧闹在宋人的诗文、笔记里屡有记载,欧阳修是较早用词的形式来表现这一幅幅繁华场面的。大街上“ 缯彩”铺设,金碧辉煌;花灯银繻,五彩缤纷;“雕轮绣毂”,往来络绎;美女“神姬”,目不暇接,一派熙熙攘攘的升平欢快景象。逢此盛会,“ 狂心未已”的“年少”自当尽欢而归。歌咏升平,以后成为宋词的一项重大题材,欧阳修词肇其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词人。他的《南乡子·宿州上元》写出了大自然的景象随着四季的流转而千变万化,特别是由于节令的烘托更显得多彩多姿: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此词上片首句写众人兴高采烈地试春之游,让人最先感受到与冬天不同的天气变化,但如酥的细雨并没有使游人奔逃四散,因为这小雨似有还无,反而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也使作者这个欲辞官养老的归客,逗留不去。下片写由于迟留,所以词人能够欣赏到宿州华灯争放的美景,透过“乱”而体现的美。另一方面山色清明,横波而走,青翠欲滴,如此的人间仙境不若白云仙乡的冷清,倒像温柔乡令人流连忘返,所以宿州应是淮南一带首屈一指的地方。
由于每个人所面临的外在境遇各不相同,因而把内心深处不同的感受诉诸词作,常可触动人心,激起共鸣。
如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此词作于苏轼流放任职于密州之时,将老百姓欢度元宵的热闹及欢娱景象写出。上片追忆昔日的上元美景,“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写出灯火明月的灿烂,使整首词彷佛亮了起来。“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写出上元的热闹和人情的珍贵。下片则是叙述今日身处密州这个寂寞山城的情景。虽然从“寂寞山城人老也”“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看出苏东坡流露的寂寞之感,但也由“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看出他甘心与密州百姓同甘共苦的情怀。一边是“帐底吹笙香吐麝”的无价风味,另一边却是“火冷灯稀霜露下”的昏昏雪意。苏轼将环境的骤变,以及目前处境的艰难,寄寓在景物之中,而“ 人老也”则是心力交瘁所发出的无奈叹息。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宋代词人。旧时词论称他为“ 词家之冠”,所著《解语花·上元》写道: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花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上片写当地元宵夜无可比拟的美妙神奇的境界:
“风销”、“露浥”四字,将彻夜腾欢之意味烘染满纸。“花市光相射”既言灯月交辉,又言亿万花灯,攒辉列彩,此映彼照,交互生光;更有那万人空巷、倾城出游的看灯人。
“桂华流瓦”正写初圆之月,下照人间楼屋。“纤云散”谓夜空如洗,皓魄倍明。嫦娥逢此良辰,也不免欲下寰同分欢乐,这不仅加倍烘染人间之美境,而且也巧妙引出人间无数游女。“衣裳淡雅”一句,正写游女淡雅之致与上句“素”相呼应。“楚女”、“纤腰”前冠以“看”,是应元夕观灯之事。“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从听觉、视觉、味觉来写灯火辉映下,无数人影交互浮动,浓淡相融,令人眼花缭乱的情景。下片以“ 因念”领起,一笔挽还,使时光倒流,将读者又带回到当年东京汴梁城的灯宵盛境中去。想到当时,千门万户,尽情游乐,欢声鼎沸。“如昼”二字,极力渲染当年灯月之盛。“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用的是同一拟喻。然汴州元夜,又有钿车宝马,香巾罗帕。“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用苏味道上元诗句,暗写少年情事,马逐香车,人拾罗帕,是当时男女略无结识机会下而表示倾慕之惟一方式、惟一时机。寥寥数笔,回忆京城全盛,至此方点题。“旧情”二字,是一篇主眼,而无限感慨,无限怀思,只以“ 因念”挽提,“ 惟只见”唱叹。“清漏”以下,道有余不尽之音,蕴怅惘低徊之致。“清漏移”三字,遥与“ 风销”、“ 露浥”相互呼应,首尾如一。驱车归来,旧情难觅,一任他人仍复歌舞狂欢。此词以精粹的语言,巧妙的构思,不仅写出了当地元
宵佳节的情景,而且联想了京城上元节的盛况,同时抒发了仕途失意、远离京师、抑郁落寞之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女词人。晚年避难江南时写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表现了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的早年生活比较安定舒适,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官至州郡行政长官,作品多写婚后的生活,尤其是同她丈夫赵明诚短期分离时的“ 离愁别苦”,内容大都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到她!! 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得只身
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在词中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 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
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 物是人非”、“ 好景不再”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 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
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本词“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但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这首词,“ 为之涕下”,并按照它的调子填了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调的词,足见李清照的这首词感人之深。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的词作《青玉案·元夕》堪称描写元宵节观灯盛况的杰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品先写灯火辉煌、歌舞欢腾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均言灯火之多、灯的形态之丰富。真是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黄金等精美首饰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夜,词人却借观灯之机,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等不至,望眼欲穿之际,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古代诗人写元宵灯节的诗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是上品,曲折含蓄,熨贴隽永,余味不尽。作品极写元宵的繁华景象,更表达了追慕一位幽独美人的痴情。梁启超认为本词词旨是“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他在元宵节前后曾创作四阕《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述说一段自己不能忘怀的情感。试看其中一阕: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词题云:“元夕有所梦”,这是姜夔在元宵节当晚所做的一个梦,开头以肥水“ 无尽期”写起,喻相思之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当初本来就不适合种下的感情,更显今日之沉痛。梦中见到伊人,面容却模糊,但连依稀的梦境也被鸟啼声惊醒,呼应“种相思”之痛。下片写!" 多年伤春如故的长久之思。“ 人间别久不成悲”,是已将外显的激情化为潜藏内蕴,所以年年灯节都只“两处沉吟”,各自痛苦思念,令人倍感伤痛。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时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京都元夕》描写了京都华苑元宵佳节繁华熙攘,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鼓乐杂耍,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唐寅,明代著名画家、诗人,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作诗别具一格,洒脱自然。为人不拘礼法,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元宵》一诗以浅白的语言勾画了元宵灯节的快乐情景和心境: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佳节不但让历代诗人诗兴大发,尽情抒写,也在民间勾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赞美,不少民谣以通俗活泼的语言对元宵节进行生动的描述,如河北童谣《风来了》:“风来了,雨来了,一群人敲着鼓来了。什么鼓,大花鼓,咚咚咚,过十五。”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的心情,跃然纸上。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节日.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