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政策制定日渐科学化,民主化,这离不开公众的有序参与,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也成为现代民主政治最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提高公众有序参与是推进公众决策科学化的保障。
不断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是公民有序参与的前提。近十年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因而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更重视公民的参与权,而网络使得公民参与渠道便利化。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欠缺有序。网络平台收到的信息鱼龙混杂,需精心判断和筛选,大大加重政府工作人员办公量。因此,宣扬科学、客观有序的公众参与,不断强调公民责任意识为公民参与公民政策判定提供更长远的道路。
不断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有序参与的基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常态化,国家重要政策制定征求民众意愿,都体现了公民的高度参与性。但诸如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的举措虽是惠民之举,但在信息反馈环节欠缺合理程序,效果并不好。因此,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广泛吸取民意,听取公众意见,科学合理地完善公共政策是信息公开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指导公众参与决策更科学化,为促进政府公共决策科学合理提供正能量。
不断拓宽参与渠道是公民有序参与的方法。网络微博问政日渐成熟化,新颖的公民参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但网络用户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更不能代表中国13亿人的想法,仍有大部分的人未有机会使用网络,因此网络问政存在其片面性,有时会导致决策偏差。因此,在网络问政的同时,不可忽略现实的调研,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开展调研,座谈会,上访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拓展公民参与途径,使得公共决策更为科学化。
不断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是公民有序参与的保障。完善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制度的程序与进入机制,确保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的听证制度日益完善为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提供了制度的载体,在制度和载体下充分听取公民意见,是公民有序参与的制度保障。
公共决策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共事务,为公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因此科学的公共政策离不开公民的有序参与,广泛、民主的公民参与为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保障,真真正正做到了为最广大人民服务。
【点评】
此文是针对“公共政策科学化”主题的一篇佳作,作者紧紧围绕主题深刻分析了实现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关键是公民的有序参与。从这个角度出发,构成了作者写本篇文章的立意,也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围绕此立意,分别罗列了一些分论点,有事实,有道理。论述较深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