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北京警方查获的“涉黄赌毒”违法犯罪的名人已逾十几人;某知名电视台主持人被爆出令人咋舌的不当言论;一些公众人物、知名人士和网络大V在网络上,把涉黄涉暴的语言当个性和时尚……这些名人的系列行动和言论都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围观和议论,成为网络空间中一道刺眼而热烈的“黑风景”。
这些公众人物一系列言行引起了社会热议,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段历史时期内,普通大众把名人当作人生楷模看待,无形之中,视他们为精神导师,引领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公众人物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往往也容易陷入争议之中。由于其行为和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对公众有着引导作用,因此,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多加自律,用好示范效应。
公众人物获得的社会资源大大优于普通人,他们无可避免地置身于“放大镜”下。这些特质,是公众人物与生俱来的“基因”。公众人物的他们的违法、失德行为,可能会让部分粉丝盲目模仿,也会对舆论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人物更要非常自律。最令人担忧的是,假如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甚至到了见怪不怪、不见才怪的地步,那么,这种“常态化曝光”就会引发人们心理的漠视和习惯,乃至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一部分人的价值认同,甚至可能导致我们民族文化和优秀价值观的沦陷。
我们过去曾涌现过像雷锋、时传祥、焦裕禄、张海迪、陈景润那样的榜样人物,他们的事迹现在仍在传颂。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这样的榜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还需要中国足彩网能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公众人物和正能量代表。
公众人物在公共平台、公开场合因言辞不当而减分甚至吞苦果的事情,古今中外都不鲜见。在传播渠道日发便利和迅捷的今天,名人们理应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谨防“祸从口出”、自毁形象;而对于那些自恃名气、刻意卖弄惊人之语甚至粗言秽语的所谓“名人”,点赞和效仿只会拉低自己的素养,切勿盲目跟风,不辨是非,把低俗当有趣、传恶语为佳话。
公众人物当如何自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不妨作为公众人物的追求目标:既有心性道德修养的“内圣”魅力,又有正能量贡献社会的“外王”感召力,以这样内外俱佳的形象服务社会、引领人群,才会赢得人们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