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近期,在5A级景区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
随着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我国每年出游率人均一次以上,旅游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对于旅游的关注热情也不断水涨船高,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但是,这不是游客第一次叫贵,也不是景区第一次说“难”了,《旅游法》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 为什么景区每三年就涨价成了每几年必然一闹的场景呢?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公共资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体现公益性。景区的公益性,要求其门票涨价前必须给公众一个明白账,满足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审计,查一查景区的钱花到哪儿了、晒一晒景区家底。对管理效率低、支出水分大者,不批复涨价申请。只有让景区告别“躺着赚钱”的安逸日子,才能促使其行动起来,做长旅游产业链,摆脱“门票经济”依赖。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人们生活的更幸福。小事不小,社会的管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宝贵的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头上的承诺。我们更需要的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