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记者卧底两家医疗咨询公司,揭开了“网络医 托”的隐秘江湖。“咨询医生”不是医生,通过 微信、QQ、商务 通等软件,为集团旗下至少20 家医院“招揽患者”。这种“网络医托”已覆盖 了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正不断向三线城市扩张。“网络医托”在患者到诊后可从相应医院拿到100-300元/人的提成,而医院平 均从每名患者身上“开发”诊疗费用达 6000元。
“社交网络”、“新媒体”、“创新”这些新鲜词汇,有些掩盖 的却是古老的行骗行当。像所有时代和所有领域的骗子一样,“网络医托”精通人的心理弱点。他们个个都是美女医生或美女护士头像;对方 提出约会,便直接问性功 能如何;从对话到朋友圈全方位假装医生;交谈中夸大危害、捏造概念。
“网络医托”是个新鲜事物,因为社交软件的流行 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但是“网络医托”是在传统“医托”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而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记者卧底的两家 公司就有600余“网络医托”,最重要的还是它在行业内的“示范效应”。据称,全国各地不少民营医院都在学习这个模式,线下医托被比成了“小儿科”。
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医托”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一 个痼疾。不断有查处“医托”案的通报,又不断有患者上当受骗。传统“医托”还未治理好,又出现了进阶版的“网络医托”。无论如何,“互联网+ 医托”不应该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网络医托”的“核心技术”和传统“医托”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是利用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业内人士提出,建立规范的转诊制度,才能消除“医托”生存的土壤。转诊制度确实是对付“医托”的釜底抽薪之举,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转诊制度并从头培养患者的就医习惯,非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对医托的泛滥视若无睹。
若想要打击“网络医托”,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聊天工具会留下记录,网络实名制也不该偏偏在这个时候失效。“网络医托”并非散兵游勇,而是光明正大组成公司。“网络医托公司”和对口医院又同 属一家集团,配合密切,共享互通。重重证据都指向清晰的责任人。
其实许多“医托”泛滥的医院在江湖上早已名声远扬,“能在网上查到的排名靠前的医院都别信”是许多正直医生的共识。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医院问题频 发却一直没有得到整治?
“网络医托”的实质就是集团化、“一条龙”式医疗骗局,不应该容许 其肆意蔓延,制造出中国足彩网的受害人。在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中,“医托”是一颗毒瘤。拔除这颗毒瘤的关键,不是要求患者提高警惕,因为正常人也被他们“开发”成了招 财送宝的“患者”。当务之急,有必要开展一场以“医托”泛滥的医院为中心的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