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学中关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科学中的基本理论与相关哲学基础,掌握基本的建筑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理、社会调查等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分)
2、建筑历史与理论(20分)
3、城市规划与设计(20分)
4、建筑技术科学(20分)
5、现代建筑理论 (20分)
6、综合应用(40分)
前五个部分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可以选择三个题进行解答,最后综合应用为必答。
(四)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结构为论述题。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内容侧重从创作主体的建构、创作过程的解析和建筑本体的意义等几个方面,了解建筑实践创作建构方法论层面的相关理论;掌握从建筑学派、建筑美学、建筑技术、建筑批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建筑认识论;掌握建筑创作过程中思维表达。
2、建筑历史与理论
内容侧重建筑形式、结构、装饰和观念、意向等方面的建筑艺术特征。在了解建筑史沿革的同时,考生需熟悉各时期建筑艺术的各种基本概念、主要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结构、同建筑有关的哲学、宗教与科学思想、对建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涵盖原始社会到清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城市、园林等内容。
3、城市规划与设计
内容侧重以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为核心,融合建筑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类型学、城市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城市空间更新理论及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理论和组织手法。
4、建筑技术科学
内容侧重建筑构造技术及节能技术,重点掌握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适宜技术、低碳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北方绿色生态建筑模拟与量化技术等概念与理论。
5、现代建筑理论
内容当代现代建筑理论为主,掌握建筑各阶段出现的建筑思潮及相关的哲学背景,掌握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具体实例。
6、综合应用
掌握建筑学科包含的核心内容,了解建筑前沿理论,能够针对当前的建筑现象或建筑思潮进行中外的对比分析与阐述,具有独立见解。
四、考试用具说明
无特殊说明。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张伶伶,2012(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史(古代史部分)》,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5、《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天津大学出版社;
6、《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下)》,文物出版社,1999,萧默
7、《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侯幼彬;
8、《现代建筑理论》,刘先觉.,2008(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9、《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20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王贵祥;
11、《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吴良镛;
12、《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刘易斯•芒福德
13、《城市设计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徐苏宁;
14、《场地设计,张伶伶,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绿色建筑概论》刘加平、董靓、 孙世钧,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建筑学报》等学术刊物。
备注:1、所列参考书目会跟随学科进展更新。
2、不要求必读以上具体书籍,但需具备上述书目所涉范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