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金字塔”解题法(一)
【理论透析】
“金字塔”思维框架的建构对有效解答结构化面试题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结构化面试本质规律的研发历程来看,我们已经从解题思路框架的建构、解题方法框架的建构,进一步走到了解题思维框架的建构。对于“金字塔”思维框架的建构,本文主要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探究。即“金字塔”思维框架的外在结构形式和“金字塔”思维框架的内在逻辑关系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外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结论先行和自下而上、概括总结两种建构方法;内在逻辑关系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分析方法。
【基本含义】
“金字塔”策略是一种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巧,其基本形式是“金字塔”状,各个层次之间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金字塔”塔尖,即最顶层是考生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主题思想。第二层是考生从不同角度用以支撑核心观点或主题思想的分论点。此时的分论点既是观点也是支持上一层核心观点的理由。第三层是支持理由的具体事实。金字塔结构主要以向上、向下两种方式相互关联。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下一层次思想是对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在面试中要想提出核心观点或主题思想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金字塔式”的结构化思考。
“金字塔”策略方法包含两种:“自上而下”构建法和“自下而上”构建法。
【理论透析】
自上而下:顾名思义以上统下,就是以中心思想为出发点作为金字塔顶端,逐步向下进行分层论证,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据此提出理论依据,即理由1,理由2,理由3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层论证时,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性,即提出观点(中心思想),论证观点(为什么),落实观点(怎么办),以此搭建金字塔结构,用以支撑自己的核心观点。
结论先行:主要是从表达顺序上进行语言规范。在结构化面试中,思维分析的顺序是先进行论证,后得出结论;而语言表述的顺序则是先阐述结论,后阐释论证过程,因此回答考官问题时应该最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直奔主题,即结论先行。这种表述顺序主要考虑面谈对象,即考官的需求而进行的调整,目的是第一时间回答考官最想知道的内容,提高面试效率,进而提升面试成绩。
小结:结构化面试中最重要的题型——时政类问题。其特点是,皆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各种社会问题的考查,从而测评考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分析问题(论证观点)、解决问题(落实观点),即考生要解答出各类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即:能够着眼于各种社会现象并进行准确分析,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这样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出问题本质的过程。唯有深入到问题本质层面,才能真正测试出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然而走到这一步我们只是满足了测评要素的要求,即:能力层面的测评 ,这并不是结构化面试测评的终点,结构化面试测评的终极目标是,思维层面的测评,即:考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力多种多样、可强可弱不断变化的,而思维方式则单一、稳定,决定着能力的展现方式和程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展现出什么样的能力。因此作为结构化面试研究者,最先要构建的是考生的思维框架,只有重构合理的、恰当的、稳固的思维框架体系,才能充分展示出考生的各项能力。可以说,思维模式是面试能力之源,唯有源头设计合理、方向正确;能力的展示,才能恰到好处,而金字塔思维分析法就是其中最便捷、最有效的思维设计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