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自己的了解不能少
要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考研——明确考研动机,不盲从、不冲动。下面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考研动机,不妨对照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
(1)我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愿意走学术研究这条路;
(2)我擅长这个专业,并在这一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经历和优势;
(3)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就业、长远发展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
(4)考研是自己多年的梦想,也是整个本科过程的终极目标;
(5)家人或者其他人的期望;
(6)要跟男/女朋友多享受几年校园情侣时光;
(7)为了引起某人的注意,或者向某人证明自己;
(8)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用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
(9)不想长大,想多过几年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等等。
你所选择的考研动机在上表排名越是靠前,愉快度过考研阶段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靠后的话,就需要重新思考,以免到了考研的后期,出现价值观的怀疑。
2.对考研的了解不能少
考研过程中什么最重要?导师、参考书、真题、考研班还是研友?很多因素都影响着考研的过程和结果。但考研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就是对考研的判断和了解。
事实上,考研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过高的门槛,而是个“准入”相对较低的“擂台”。在这个擂台上,过去的成绩不是问题,形象和表达能力不是重点,后台不硬没有关系,如果成绩好、能力强,你就能胜出。所以,考研战场上获胜的,不是口才最好的人,不是形象最靓丽的人,不是最会拉关系的人,也不一定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人,而是备考最踏实最努力的人——想走考研路,就要静得下心、坐得住板凳,能忍受长久的寂寞,只为最终的考试而一刻不停、不懈地努力。其实,考研考的是心态。
3.详细的复习计划不能少
在了解考试和自己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学习计划(最好精确到每个星期学什么,并根据进度来调整)。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还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例如,我最适合怎样的作息时间?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每天能够坚持多长时间的有效学习?自己擅长哪一科不擅长哪一科?每天需要多少休息时间?
就个人经验而言,有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考生以最好的状态坚持到底。笔者的一个室友每天睡到中午,晚上用应急灯学到凌晨3点,最后考得很不错。这不是鼓励大家熬夜,只是想说明,每个人的大脑兴奋时间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作息时间。有的考生求胜心切,为自己制定非常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学习十几个小时,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并不可取。
考研最关键的时期是最后两三个月,如果复习的前期动力耗尽,后期就容易疲软、缺乏动力。所以,考研重要的不是每天学多长时间,而是复习的效率有多高,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制定计划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硬性的时间,而改用进度安排整个计划。如果你超前完成复习计划,那便是自己给自己的奖励,苦中作乐,也算是“快乐考研”的一种方式!
4.有氧运动不能少
有氧运动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预防失眠,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考生在复习期间可抽时间进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运动,每周2~3次,越简单的越实用。笔者最喜欢跑步,尤其是冬天的傍晚,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再加上一点有节奏的音乐,一边跑一边思考一下当天没有想明白的问题,憧憬一下自己的梦想,半个小时下来,思绪已经很清晰了,第二天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5.研友不能少
毋庸置疑,考研路上,研友可以和你一起分享考研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但需要清楚的是,你和研友之间究竟应该留有多少空间和距离,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研友就是战友,是考研战场上的盟友。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在完全孤独的状态下坚持。和研友一起讨论问题,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可以获得一种良性竞争的动力。一些考生可能会有一些狭隘的想法,觉得志愿相同的研友是竞争对手,所以不愿意进行交流,甚至故意误导对方。这种想法极其幼稚——很难想象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能够经受住考研中的种种考验。当然,一定的距离也是必需的,不必结交“查岗式”的研友,毕竟考研是要静下心来才能成功的事情。
6.家人的支持不能少
对应届生和曾经工作过的考生来说,考研都会在短期之内与工作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考研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作为保障。更重要的是,家庭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为家人的骄傲和期望而努力。在我们的背后,家人为我们每一点小小的进步而欢喜欣慰,这会让每个考研人觉得温暖——即使我们一直都远离家人独自努力。
每一个经历过考研备考并最终踏入考场的人都会明白坚持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焦虑、紧张、恐惧、压抑,这些负面的情绪都会在你结束考试走出考场的那一瞬间烟消云散。要相信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