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终身制将被打破,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今后,福建省将逐步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五年一个周期,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0月17日东南网)
其实,打破教师终身制也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它最早进入大众舆论空间是2011年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据当时透露,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改革自2011年起试点启动,预计将在三年内成为全国性常态性制度。各类有从业资格门槛的职业,从一次性资格考核转向定期注册考核,也是难以逆转的时代趋势。但如今三年时限已过,这项改革仍然出于试点阶段,没有全面铺开。从公共政策推行角度分析,可能就在于有关省份在试点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推广进程。
就是刚刚参加试点,有前者经验教训可以吸收的福建,同样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此次福建省规定有违师德者注册将不合格,但除了例如性侵学生、论文造假等等被拉出台面处理的作风恶劣教师师德明显“不合格”,大多数表现“平凡”的教师的师德又怎么衡量?而且师德评价也是充满主观成分的要素,上级主管部门没法深入实际,科学评价每个教师,又囿于行政化严重的校园氛围,最终的师德评价权恐怕又要落到相对“熟悉情况”的中小学校领导,甚至校长一人身上。在实际操作中,对校领导完全秉持公心,不看个人关系的道德高要求又显得不现实,那么师德评价会不会变成评价跟校领导关系“铁不铁”?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因为牵扯到个体现实利益,还要想着跟上级怎么搞好关系,当教师不能安心治学,政策执行又将是典型的“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再则,正如教师常常是把“三好生”等荣誉评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法量化的师德到头来会不会直接就是跟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业绩挂钩,“只要教得好,师德就好”,对于校领导而言,“唯成绩”论师德也不得罪人,可就是背离了政策出台的初衷。
而关于定期注册的考核模式,怎么考核,由谁主导也一直是个糊涂账。在过去的工作实践中,各个中小学及上级主观部门对教师普遍都有履职考核,许多一线教师投入在迎来送往的检查考核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投入在教学及其相关的活动中,如果平时的检查考核已经把教师搞得狼狈不堪,那么面对五年一次的决定个体职业前途的定期“大考”,如果考核内容再高度相似,那么教师压力很有可能在重复循环考核中增加,换来的也不太可能是教师队伍的高素质,而是教学资源的无谓浪费,这是迫切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估计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制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铺开,但防止政策走偏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关键其实不在于定期注册的制度形式,而在于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与严格的贯彻执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