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解析】
教材是教育过程开展的基本遵循,代表了权威、标准与主导,全面体现知识、智慧,科学性与人文性。在教材中对14年的提法予以明确,就是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走过的漫长征程中,抗日战争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段历史。让青少年准确了解、正视这段历史,不仅可以增强整个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弘扬爱国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历史成为最好的爱国主义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打下厚重饱满的精神底色。提醒孩子们,在日后真正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时,在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之时,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因此,从8年到14年,不仅仅是数字的统一,而是对一段历史的认知,是用历史教育为孩子们更好打下精神的底色。看清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内涵上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的历史地位,才能正确认知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