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开始施行,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如今,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在遭遇困境寻求帮助时,社会爱心的汇聚也更为及时、便捷和高效。然而,在网络捐助加速兴起的同时,网络求助的个别案例折射出一定程度的不规范,让许多人的爱心受到伤害。
去年1月,知乎大V“童瑶”因自编自演女大学生无钱治病求捐助的戏码骗捐,后被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在德留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在轻松筹发起众筹被质疑有保险,最终被冻结;11月,罗尔在微信公号记录患白血病女儿治疗过程,引发社会好心人士打赏捐助,有网友质疑罗尔有三套房产,小铜人公司炒作该事件进行营销……网络个人求助,在不断的争议中走过了2016年。
不断反转的剧情,将个人网络求助存在的问题暴露在了公众面前。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相关评论】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如同现实中的乞讨一样,个人网络求助中求助人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无法保障,这需要个人捐赠者、赠与者首先要有判断和把握。
@人民网评论:求助者要做好接受社会监督和质疑的准备,社会监督是很正常的。慈善组织募集到的钱属于社会公共财产,网络个人求助的财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具备这种属性,因此,进行求助的个人对于质疑也要有准备,不能只想事情的一个方面。
【出题点】
对于网络捐助屡屡出现虚假欺骗,你怎么看?
【微评】
诈捐行为不但让捐助者损失了金钱,更重要的寒了他们的心。当真正需要捐助的人出现时,由于上过当的捐助者早已分不清真假,很有可能他们就会选择不再捐助。让社会变得更加冷漠。现在网络发达,我们本应该借助互联网更好地做好慈善事业。而网络信息的混乱复杂,个别人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弄虚作假。
对此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各界共同努力,让网络捐助的虚假欺骗行为不再出现。相关网站要加强审核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严格执法,打击相关违法行为,让违法者遭到法律应有的制裁。媒体要公正客观报道相关事件,不要盲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