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在2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才子”民间歌谣歌手赵雷,因为一首成都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登台,就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一个是中学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成功问鼎。
,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多人或许在忙碌的生活中,在红尘的追逐中,早已经忘记了诗词的意义,蓦然回首发现那些纯洁心灵、净化灵魂的传统文化,就隐藏在心灵深处。当这样的集体记忆被唤醒之后,就会充分的引起共鸣。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抑扬顿挫的韵律、画面十足的文字,比起声嘶力竭的无端发泄,赵雷的笔触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而沉静的安抚。
二、暴露出当前我国古诗词教育存在诸多误区
目前,学生在学校接受古诗词教育时大多以背诵为主,有的人也认为掌握古诗词,背熟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误区。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背诵。“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三、为雅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呼唤雅文化回归。
不管是古典雅致的诗词,还是打动人心的民谣,流淌于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古典诗词,自不用说。不少民谣,也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的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增厚人心的土壤。拒绝那些虚伪的东西,用有意义的文化涵养现代心灵,这或许是是武亦姝、赵雷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文化启示。
当然,俗和雅,并非截然对立。雅,并不意味着追求“小众化”,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雅,更不意味着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恰恰相反,所谓的“雅”,是要以“意义”驯服“庸俗”,用朴素纯粹的美打动人心。那些传唱久远的歌曲,那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不管是让人感动也好,引人深思也罢,不都因其有着独特的美才被人们传唱么?可以说,“雅”的品质,有时同样需要有“俗”的演绎,只不过,这种“俗”并非庸俗、烂俗,而是通俗。
总之,人生需要不断感动,才能守住那些始终干净的东西,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