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上加力度、提质量,才能促使劳动力供需更匹配
这两年,一到用工旺季,总能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边是抱怨招工难,就算开出高薪也聘不到技术工人、金牌月嫂;另一边是感慨就业难,原先手到擒来的活儿越来越少,新出来的活儿却干不了。
两难并存,有点尴尬。在就业上,有个名词专门形容这种“你缺我余”的状态:结构性矛盾。想要解决,就必须在劳动力供需错位上动动脑筋。
从目前看,用人方的改弦更张已成必然之势。不少企业正在摆脱对简单劳动的依赖,努力走出“微笑曲线”的底端,在更新产品链、换代生产线上不断用劲儿,对产业工人技术“含金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服务行业愈加繁荣,如同海绵一般,吸取着大量具备专业化技能的人才。
瓷器活处处有、不断有,就看你有没有金刚钻。用方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要跟上,所以企业要转型,就业也要转型。要实现积极的就业政策,让就业的结构和质量更优化,就必须调整农民工的技能组成结构,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上加力度、提质量,才能促使劳动力的供需匹配更合拍、更合理。
能给自个儿镀镀金,农民工也乐意。过去打工靠卖把苦力气,累不说,挣到手的钱也微薄。就算有点技术也是粗粗糙糙的野路子。过去不正规,现在不接轨,碰到裁员先找你。现在有了回炉再造的机会,学一门正经手艺在身上,以后靠硬技术、真本事吃饭,企业愿意招你,顾客愿意找你,既能提高收入,也能稳定就业,挺好不是?
此外,帮助农民工“深造”,还能在带动返乡创业上产生“溢出效应”。掌握了新技术、新能力,在新行业、新职业中积累经验、开阔视野,一旦返乡变“城归”,这些素养和条件马上可以帮助农民工开始新的创业,促进家乡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总之,农民工的就业教育能够产生多重效益,对个体、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一剂营养针。相信随着2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渐次展开,就业的供需结构会更加平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