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焉”
(一)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二)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例如:
(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
(三)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四)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
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
(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