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想一想,如何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环境?
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一、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
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幼儿主要是对事物的个别或外部的特征进行概括,对事物表面的具体形象的特征进行概括。例如:
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的。他们的理由是,人、马、虎都有身子,有头,有脚等。从6岁起,特别是7岁以后,儿童的概括逐渐不以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为依据,而是根据人、马、虎都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长的等本质属性来进行概括。这说明幼儿的概括水平主要处于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感知阶段,并开始逐步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方面发展。
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幼儿掌握的一些词,基本上是代表事物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特征,而不是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如幼儿概括的“儿子”就是指像自己一样大的小孩子,而不包括长着胡子的叔叔等。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如上述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它们的外部特征进行的。
3.概括不准确
幼儿概括不准确主要表现:(1)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2)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有过宽(如,认为“家具”是“用的东西”)或过窄(如“儿子”只包括小孩)。
幼儿概括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各种概念的掌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这一特点,这是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的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