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在原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基础上组建,现由海洋科学、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团队组成,拥有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市平台十余个。在海洋科学团队设置海洋生物技术、渔业资源开发、海洋药物、海洋港口与环境生态学、海洋地理信息学和海洋工程技术6个学科团队方向;在水产养殖团队中设置水产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健康养殖与工程、渔业环境与生态3个学科团队方向;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团队中设置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和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学科团队方向。
围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战略目标,以学科交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训为主要途径,发展生态海洋技术与工程技术,提升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养殖与加工领域的学科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引领海洋科教文化,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把海洋学科建设成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优势学科,海洋学院力争突破水产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最终达到地方综合性大学海洋科学综合研究的领先水平,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提供技术创新源头和高水平人才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寒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丁德文院士担任院长,严小军研究员担任执行院长,王春琳教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
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点专业:拥有生物技术(省、市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校重点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养殖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重点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7个本科专业。拥有“水产”(下设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与“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硕士点,“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医学院合招)2个二级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与“工程硕士”(食品领域)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水产”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
师资力量: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正副教授75人,博导11人,硕导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6人,专业教师中89.74%具有高级职称,92.31%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61.54%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宁波市“甬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7人,入选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4人。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应用海洋生物技术),省重点学科(水产养殖),校优势特色学科(海洋生物技术,水产品安全与质量全程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省市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海洋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产学研和科研实力:学院的科研工作突出。围绕海洋生物产业研究这个中心开展科研工作,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省、市地方经济服务,建立了科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科研项目及经费几年来均位于学校前列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厅市级奖37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科研项目经费5400多万元;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2项、授权国家专利36项;SCI,EI等检索论文81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2本;转让或被采用科研成果18项,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年。
对外合作项目: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校内外建立了各种实习基地,特别是水产养殖专业,实现了顶岗实习的全面覆盖。
本科专业介绍
1.生物科学(师范)(Bioscience)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具备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具备从事高等和中等学校生物科学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同时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良好潜质,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生物科学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生物、制药、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2.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设计基础、工程制图、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细胞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生物、制药、食品、卫生、环保、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3.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去生物制品、环保、卫生防疫、医药、园林、食检、商检、研究所、生物类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4.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熟悉食品标准与法规,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食品工艺学。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质检、卫检、商检、卫生防疫、外贸、食品类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该专业为浙江省重点扶持专业。
5.食品质量与安全(FoodQualityandSafety)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食品学科基础知识,掌握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食品工艺、食品标准与法规,能在国家机关、教学科研单位、食品企业等部门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测、控制及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食品理化分析、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
就业去向:食品企业、商检部门、卫生防疫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进出口贸易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
6.水产养殖学(Aquaculture)专业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能胜任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主要课程:甲壳动物学、贝类学、鱼类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生物饵料培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普通生态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养殖工程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从事水产经济动物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主要在水产局、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
7.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Marinebiologicalresourcesandtheenvironment)专业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人才。能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增殖、环境检测与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资源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概论、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水污染生物检测与治理、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从事与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相关工作,主要在海洋管理与检测部门、环境监测部门、海洋水产研究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和教学等部门工作。
硕士点介绍
070703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浙江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和浙江省第五批重点学科“水产养殖”为依托。拥有全国科技兴海宁波中心及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近5年来,学位点发表学术论文305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6篇,出版专著12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其它科研奖15项,转让或被采用的成果有8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目前承担项目201项,其中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总经费达520万元。
学位点现有教授13名、副教授20名、讲师3名,其中博士11名、硕士16名、钱江学者1名、博士生导师3名。学位点负责人严小军,研究员、博士,浙江省特级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省属高校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中之重学科负责人。曾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日本科学技术厅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励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宁波市十大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30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及获得中国、日本发明专利7项。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藻类生化代谢及其环境效应,方向负责人为严小军研究员。该方向主要骨干为徐继林、陈海敏、杨锐副研究员。(2)海洋无脊椎动物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负责人为王丹丽教授。该方向主要骨干为徐善良、骆其君副教授。(3)海洋生物分子育种与健康养殖,方向负责人为竺俊全教授。该方向主要骨干为李太武、朱冬发教授。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优势特色学科,由医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和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省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科室组成。
该学科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国务院其他各部门项目数十项。共有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2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多篇。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料齐全,条件较好。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其中:博士33人,硕士11人。学位点负责人郭俊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导,是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和宁波市“高校名师”培养对象,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40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
本学位点共有9个研究方向,其中1~6和7~9方向分别由医学院和海洋学院的相关教师指导。各方向均欢迎医学、药学、生命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的考生报考,初试、复试和加试科目均相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选择相应的教科书。
本学位点由海洋学院教师指导的3个研究方向为:(7)基因资源与分子育种,方向负责人为薛良义教授。该方向主要骨干为刘必谦研究员、杨锐副研究员。(8)海洋生物发育与分子调控,方向负责人为朱冬发教授。该方向主要骨干为李太武教授、竺俊全教授、钱云霞副教授。(9)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向负责人为徐年军研究员。该方向主要骨干为孙雪副研究员、龚一富副教授。
083201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为基地。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为载体,以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等本科专业为支撑。
近五年来,该学位点的老师共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40余项,共获资助项目经费1500万元以上,其中有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已达30多项,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5000万元/年以上。
该学位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学位点负责人潘道东博士,教授,博导,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水禽肉类加工”岗位科学家。现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4项。近五年来,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收录20篇,获发明专利9项。
该学位点设(1)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负责人为潘道东教授;(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负责人为苏秀榕教授;(3)食品生物技术三个研究方向,方向负责人为吴祖芳教授。该学位点的成员,积极与企业合作,广泛开展传统特色食品的加工、生产工艺改进等工作;建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和监控技术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083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是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以“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为基地,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为载体,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为技术支撑。
近5年来,学位点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40余项,共获项目资助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有10余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已获发明专利10余项;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达20余项,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5000万元/年以上。
学位点能紧紧抓住海洋强省的战略决策,依靠宁波濒临东海的有利条件,以海洋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水产品化学、水产品保鲜和综合利用、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在水产品加工保鲜与高值化利用、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学位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在读博士2人。学位点负责人杨文鸽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篇,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3项。
该学位点设3个研究方向:(1)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负责人:李和生。(2)水产品加工与保鲜;负责人:娄永江。(3)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负责人:杨文鸽。
090801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批准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和博士点(2011)、“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水产养殖”浙江省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水产养殖学”国家特色专业等。
学位点拥有2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水产动植物遗传育种:主要研究东海混水区特色水产养殖动植物种类遗传多样性、重要功能基因、遗传标记筛选、受精细胞学、遗传育种等。(2)水产健康养殖与工程:主要研究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病害病原及发病机理,高效健康的水产养殖新理论与新技术。
学位点现有博导3人,硕导12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50项,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1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出版专著16部;获省部级奖励8项,科研成果转让或被采用的有15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学位点兼水产动植物遗传育种方向:负责人王春琳教授(博导),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学术专著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要骨干为竺俊全教授、杨锐副教授等。
水产健康养殖与工程方向:负责人王国良教授(博导),主持国家、省、市级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及科技成果奖15项。主要骨干为周歧存教授、金珊教授等。
备注:优秀学生经考核可硕博连读。
090803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点,2011年经授权自主设置为二级学科博士点。依托“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等。
学位点的研究方向有:(1)渔业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渔业增殖系统运行模式、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监控与评价、水产增殖放流等。(2)水产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分子标记、水产生物对环境理化因子变化适应性的分子机制、水产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和抗性、水产动物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新技术及致病机理、养殖水体细菌分子生态学。(3)水产动植物生理与生化:主要研究水产种类与天然水生生物资源的营养成分、生理生化、生物活性功能以及重要功能基因。
本学科点现有博导4人,硕导14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120项,总经费达1500万元;发表论文242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5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8部;获省部级奖励12项,获得发明专利18项,科研成果转让或被采用的有12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学位点兼渔业资源与环境方向:负责人蒋霞敏教授(博导),主持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16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主编与参编教材、专著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市等科技进步奖与成果奖13项,主要骨干为陆开宏教授(博导)、倪海儿教授、郑忠明教授等。
水产分子生物学方向:负责人薛良义教授(博导),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主要骨干为:李太武教授(博导)、李成华副教授、林霞副教授等。
水产动植物生理与生化方向:负责人王丹丽教授,主持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13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主编与参编教材3部,获授权专利2项,获省、市等科技进步奖与成果奖3项。主要骨干为:顾晓英教授、徐永健副教授、陈惠群副教授等。
备注:优秀学生经考核可硕博连读。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