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孙澄等一批矢志振兴云南教育的有识之士,创办了云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十六年来,经管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路子。
十七年以来,培养了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0000多人,为国家节约了上亿元的教育经费。在长期的办学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开创了云南省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1992——1994年,学校创办之初,办学形式主要与省内一些中专学校联合办学。通过租用校舍和从省内中高等院校聘请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办学规模和设施相对有限,全校师生总共只有二、三百人的规模。
随着全省各地经济繁荣和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加,用人机制的变革,人们对教育、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下,学校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1995年9月,在校生人数达1600人。
1997年11月,开始了自建校舍的建设,占地68.1亩,并于1998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生活设施。组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实行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中心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模式。办学层次以中等教育为主,兼容成人高中、职业培训、自考大专等。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立了以计算机、外语、经济等专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专业结构体系。
1999年经省教委批准,开始独立颁发文凭。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计划内的普通中专学生,2002年在校生人数3100人,2003年在校人数突破4000人的规模,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一时期,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根据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明确提出“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教育是一种服务”等理念,强调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一条龙的发展,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为学生搭建成才、就业、升学立交桥的新思路,并把这些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同时,学校领导加强了教育的文化交流,从1999年开始聘请外籍教师,通过与国内等高校的合作和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职业教育的考察、学习。为学院多渠道、多样化、综合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局面。
学校师资队伍稳定,学生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以计算机和外语类为主体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校园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具有“踏实、开拓、进取、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已逐渐形成。学校在社会上拥用良好的信誉。
2003学校获得了“云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的称号。2003年10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合格中专学校”;2004年3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5月18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启用“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校名。当年开始招收大专学生700多人,圆满完成高职招生计划,在校人数达到5800人,实现了学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005年1月,为适应学院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投资扩建45亩的校区,建筑面积33289平方米。学院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一条龙办学的格局,并严格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要求,从学校硬件、规模、师资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在校生规模达到6800多人。
2006年7月,学院投资扩建100余亩校园,开始三期工程建设,增建学生公寓7幢、体育馆、第四教学楼、标准田径运动场,极大地丰富了学院的办学资源。同年学院还获得财政部下达2006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340万元,全部用于添加学院的教学设施之用,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2007年10月,在校学生达到了9200多人,学院为了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安宁市规划用地1000亩,并与安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项目协议。
2008年5月,学院投资1亿多元扩建100亩校园,新建体育馆、第四教学楼、标准田径运动场和7幢学生公寓,投入使用,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
2009年,学院将投资5.5亿元人民币在安宁职教园区建设新校区,第一期工程征地520亩进行规划和建设。奖建成多功能体育馆、数字化图书馆等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今天,学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走上了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订单培养”的方式,将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中国足彩网的应用型人才。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