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1904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科。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设博物系,1951年改建为生物系。195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植物分类研究室,1980年改建为植物研究所。2000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孔宪武先生在生物系、植物所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院机构】生命科学学院现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系,1个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甘肃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植物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5个研究所。
【学科专业】学院现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化学生物学博士授权点,生物学(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生物物理、神经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生物学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现有生物科学(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和科学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同时,还开展教育硕士、高校教师、中职教师等专业硕士培养工作。
【师资队伍】学院有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88%以上;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9人。学院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0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5人入选甘肃省“555”(“333”)科技创新人才工程,4人入选2009年甘肃省一、二层次领军人才,5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1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2人被评为甘肃省师德标兵,3人被评为西北师大“教学名师”。有16人在各类学术团体中兼任职务。
【人才培养】学院有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制药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药物化学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体科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7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重视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和学校学术科研资助项目。近年来,本科学生共完成100余份研究报告,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有150多项科研成果申报参加了学校、甘肃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30余项,学院是全校唯一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连续五届都获奖的学院。牛天水同学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李凯同学获第十届李政道奖学金。学生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就业率在全校领先,2012届毕业生中61人考取“985”、“211”等院校的研究生。学院多次获学校“本科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现分布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如美国蒙山都生物技术公司的李常宝、吕海生,美国纽约大学的颉东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王新平、俞发宏、熊煜青,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周兴金等,中国科学院的贺超英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科学研究】学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是中国植物志、高等植物图鉴、西藏植物志、FloraofChina等大型著作的主要参加单位。近五年,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其他各类项目113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2405.2万元,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陇南地区灾后住宅重建与特色农产品快速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经费500万元,创学校项目经费之最;32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国际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531篇,其中SCI(E)论文58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励23项。学院各学科围绕西部生物资源和环境特点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形成了植物研究、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旱区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药学研究6个特色突出的研究团队。
【办学条件】2012年学院迁入新校区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已建成1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其中4个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有2176台计2340余万元仪器设备,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09台(件),各类动、植物标本20余万份。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