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甘肃省成立最早、食品类学科专业最全的学院。1988年甘肃农业大学进行专业整合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1989年开始第一次招生,2004年院系合并后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动物性食品营养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科学、动物性食品营养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87名、硕士生167名、博士生11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56人。学院已形成了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助教2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助理实验师4人、专职管理人员5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5人,硕士学位获得者23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2人、“555”人才工程3人。教师来自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江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4年,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食品品质分析、食品生化、生物分离工程、食品微生物及发酵、加工工艺、农畜产品贮藏保鲜六个功能实验室。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3800m2,现有仪器设备810台(件套),设备总值1200万元。下设甘肃省农畜产品加工贮藏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果蔬加工示范实验室、甘肃省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甘肃省干酪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干酪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乳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甘肃农业大学雪顿生物乳业技术研究中心、临夏什锦集团清真食品研究所(挂靠)、甘肃陇萃堂玫瑰(百合)产品研发中心。
建院20多年来,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加强。近年来,与甘肃省进出口商品检疫检局中心实验室、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甘肃省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检测中心、甘肃省轻纺研究院、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莫高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兰州庄园乳品有限公司、甘肃长城果汁有限公司、圣大方洲变性淀粉有限公司、荣华生化集团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和校外教学科研基地,为本科生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泰国、新西兰等国十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业务往来,与中国科学院及国内绝大多数省市的兄弟院校建立了科研和教学协作关系。
学院注重研究内容的传承和特色的凝练,学科和科研工作成效显著,近五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得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各类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80篇,其中SCI收录23篇,EI收录12篇,ISTP收录12篇。主编、参编教材19部,专著4部。
学院在牛羊肉系列产品的研制、新型乳制品的开发、肉类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小杂粮食品、甘肃特色果蔬开发、果蔬采后病害、西北特色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检测技术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已成为甘肃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采后生物学、畜产品加工、农产与果蔬加工、营养与食品卫生等作为特色优势专业方向,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学院承担了甘肃省80%的食品类研究项目。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12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农业部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1项,国家星火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3项,甘肃省发改委科研教学平台建设项目2项,甘肃省重大专项4项,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其它项目21项,到位科研经费3160多万元;另外,还主持与企业横向合作项目25项目,经费150万元。推广科研成果50项,为企业新增产值1.8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