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农家书屋是“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障项目。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陕西农家书屋工程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27364个,覆盖全省行政村。但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农村书屋多数闲着,并且大部分村民并不知道村里还有书可看。这都明白无误地说明,这项旨在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问题的惠民工程,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深度解析】
[原因分析]
国家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投了那么多的钱,结果事与愿违,就像农民春播时撒了种子,秋收时不说颗粒未收也是入不敷出一样,失去了播种的意义。
一是农民的阅读习惯没有普遍养成,阅读动力还显衰微。
二是“农家书屋”重建设轻管理。大部分的“农家书屋”都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许多管理员都是兼职的,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工资低,工作热情普遍不高,因此经常出现关门现象。
三是书籍资源匮乏,更新不足,有的书屋“农”味不足,武侠类、都市言情类小说太多,而现代种植、养殖等科技书籍几乎难觅,有的书屋多年没有新增书籍,图书破损、丢失严重。
[意义]
以专项资金保障农村书屋建设意义深远。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是实现全民阅读的硬件条件,而“全民阅读”已经两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工作的目标。倘若全民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与工作方式有机结合,不仅会增加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道德力量。而往细微处看,一个人的个人素养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底蕴,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读书是影响知识水平的关键,通过读书学习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获得科技指导,有助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
[措施]
对于农家书屋不应成为摆设专家认为:
首先要坚持以民为本,农家书屋不是个人提升业绩晋升的爬升梯,要让其成为农村的图书馆,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的选择要针对广大农民群众,而且根据现实阅读情况给予及时添加和更换,让农家书屋活跃起来。
其次,为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农村退休教师等一些知识分子起到带头作用,不妨借助举办农民书画展、棋类比赛等形式增加书屋的文化功能,让农家书屋也像广场舞一样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