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过多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有内外之别。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夹脾湿下注。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邪。
1.脾虚素体脾虚,或饮食所伤,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司,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反聚而成湿。流注下焦,伤及任带而为带下过多。
2.肾阳虚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虚,或久病伤肾,肾阳虚,命门火衰,任带失约;或因肾气不固,封藏失职,精液滑脱而致带下过多。
3.阴虚夹湿素体阴虚,或年老真阴渐亏,或久病失养,暗耗阴津,相火偏旺,阴虚失守,复感湿邪,伤及任带而致带下过多。
4.湿热下注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热内犯;或淋雨涉水,或久居湿地,感受湿邪,蕴而化热,伤及任带;或脾虚生湿,湿蕴化热;或因肝郁化热,肝气乘脾,脾虚失运,肝火夹脾湿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而致带下过多。
5.热毒蕴结摄生不慎,或阴部手术消毒不严。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热毒乘虚直犯阴器、子宫。或因热甚化火成毒,或湿热遏久成毒,热毒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过多。
带下日久,阴液耗损,可致虚实错杂,或虚者更虚,或影响经孕,故应及早防治。
带下过多的诊断要点
1.病史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摄生不洁,或不禁房事,或妇科手术后感染邪毒。
2.临床表现
带下增多,伴有带下的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或兼有尿频尿痛等局部及全身症状。
3.检查
(1)妇科检查:可见各类阴道炎、富颈炎、盆腔炎的炎症体征。
(2)辅助检查: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阴道清洁度Ⅲ度以上,或可查到滴虫、白色念珠菌及其他病原体。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者,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必要时行宫颈拭子病原体培养、病变局部活组织检查、卵巢功能检测。B超检查对盆腔炎症及盆腔肿瘤有诊断意义。
带下过多的类证鉴别
1.带下呈赤色时应与经间期出血、经漏鉴别
(1)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周期性出血,一般持续3~7天,能自行停止。赤带者,其出现无周期性,且月经周期正常。
(2)经漏:是经血非时而下,淋沥不尽,无正常月经周期可言。而赤带者,月经周期正常。
2.带下呈赤白带或黄带淋沥时,需与阴疮、子宫黏膜下肌瘤鉴别
(1)阴疮溃破时虽可出现赤白样分泌物,但伴有************红肿热痛,或************结块,带下病无此症。分泌物的部位亦大不相同。
(2)子宫黏膜下肌瘤突入阴道时,可见脓性白带或赤白带,或伴臭味,与黄带、赤带相似,通过妇科检查可见悬吊于阴道内的黏膜下肌瘤,即可鉴别。
3.带下呈白色时需与白浊鉴别
白浊是指尿窍流出混浊如米泔样物的一种疾患,多随小便排出,可伴有小便淋沥涩痛。而带下过多,出自阴道。
由于带下过多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出现。若出现大量浆液性黄水或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时,需警惕宫颈癌、宫体癌或输卵管癌。可通过妇科检查和借助阴道细胞学、宫颈或宫内膜病理检查、B超、宫腔镜及腹腔镜等检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