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属选拔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共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题一般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
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简答题、问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教学设计题等。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以现行大学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中学化学教学法》教学大纲为依据,综合高、初中知识,突出大学专科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上述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而确定考试内容。无机化学部分
1.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化学有关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等;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及计算;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4)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2.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意义;
(2)多重平衡规则;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电离平衡
(1)酸碱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
(2)PH的意义及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4)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及计算;
(5)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溶度积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
Ksp有关计算。
4.化学反应速度
(1)化学反应速度及表示方法;
(2)两种反应速度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及应用。
5.化学热力学初步
(1)状态函数U、H、S、G、△U、△S、△H、△G、△ƒHo、△ƒGo和So的概念、意义和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及计算;用△ƒHo、△ƒGo和So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o、△So和△Go(△G);
(3)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意义;
(4)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和应用;
(5)化学反应等温式及公式 △Go=–TRlnK 的应用。
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取值和相互关系;
(3) 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由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即价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
(4)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
7.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化学键参数有关基本概念和分子的性质(极性、磁性);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及其区别;
(3)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4)分子间力和氢键;
(5)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8.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有关基本概念和方程式配平(包括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电极电势(φ0)的意义,用φ0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剂;
(3)用φ0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公式lgK= );
(4)标准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9.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有关基本概念;
(2)配合物的命名;
(3)用杂化轨道理论讨论常见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4)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及应用。
10.元素部分
(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2)金属通性,元素之最(例如:最轻的气体、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比重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大的金属……)。
(3)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缺电子原子”、“等电子原子”、“缺电子化合物”、“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等基本概念及实例。
(5)常见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有机化学部分
1.烷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原则;理解б键的定义及特点;了解烷烃构型、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卤代反应—游离基反应的基本历程;了解烷的氧化、裂解反应。
2.烯烃:熟练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Z/E、顺/反命名法;理解sp2杂化及п键定义、特点;认识加成反应特点,理解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掌握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掌握烯烃的鉴别方法。
3.炔烃 二烯烃:掌握炔烃、二烯烃的命名方法,sp杂化特点;掌握炔烃的性质(加成、聚合、氧化);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质;掌握炔烃的鉴别方法;了解共轭效应。
4.脂环烃:熟练掌握脂环烃命名方法;掌握环烷烃的结构特点;掌握环烷烃性质特别是小环烷烃的性质。
5.芳烃:熟练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理解苯环结构、特征;掌握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了解亲电取代反应历程;掌握定位规则、定位规则的应用;掌握芳烃的鉴别方法。
6.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了解联苯的命名及性质;理解非苯芳烃的概念及休克尔规则。
7.立体化学:掌握立体异构、光学异构、对称因素、手性碳、对映体、非对映体;掌握Fischer投影式书写方法和R、S命名法。
8.卤代烃:熟练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结构与性质间关系;了解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
9.醇和醚:掌握醇、醚的命名、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掌握醇、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熟悉主要的醇、醚的制备方法。
10.酚:掌握酚的结构、命名及制法;掌握酚的化学性质及酚的鉴别方法。
11.醛和酮:掌握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在加成反应方面的异同;熟练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重点是亲核加成反应,理解其反应历程;掌握醛、酮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如氧化还原反应及歧化反应;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12.羧酸及其衍生物:掌握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及常见羧酸的俗名;熟练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性质的影响;了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熟练掌握丙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13.硝基化合物和胺:了解硝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掌握胺的性质及碱性强弱顺序;了解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重要的胺;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掌握重氮化反应;掌握重氮盐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15.杂环化合物: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一、绪论
1.化学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2.本门课程的任务特点和要求。
3.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4.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专业化
2.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结构
(1)专业知识
(2)专业技能
(3)专业态度
3.教师的教育素养
(1)教育思想
(2)教育智慧
(3)专业精神
(4)专业人格
三、化学课程论
1.化学课程的概念
2.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3.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4.介绍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
5.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6.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7.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构成与研究
8.高中新课程教材构成与研究
四、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概念
(2)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①化学学科的特点
②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特点
③中学化学教学的特点
2.中学化学教学原则及其应用
(1)教学教学原则的概念
(2)化学教学原则及应用
3.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
(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3)常用的教学方法
4.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五、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1)学期计划
(2)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2.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2)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3.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无机化学部分
1.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了解本章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2)掌握“物质的量”的意义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并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4)了解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2.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及意义;
(2)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熟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电离平衡
(1)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酸碱电离和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PH的意义、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及应用;
(4)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掌握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
Ksp有关计算。
4.化学反应速度
(1)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2)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概念解释T、C(P)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化学热力学初步
(1)掌握状态函数 U、H、S、G、△U、△S、△H、△G、△ƒHo、△ƒGo和So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热力学第一律和盖斯定律及计算;掌握用△ƒHo、△ƒGo和So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o、△So和△Go(△G)的方法;
(3)掌握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意义,掌握△G与△H和△S的关系,并会用于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4)掌握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和应用,会用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程度。
(5)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会用公式:△Go=–TRlnK 求算反应的△G和K(平衡常数)。
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了解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掌握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取值和相互关系;
(3)会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并会由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即价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4)掌握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
7.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了解化学键参数有关基本概念和分子的性质;
(2)会根据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
(3)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区别;
(4)掌握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和基本性质。
(5)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和应用。
(6)掌握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8.氧化还原反应
(1)掌握氧化还原有关基本概念和方程式配平(包括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理解电极电势(φ0)的意义,会用φ0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剂;
(3)掌握用φ0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公式lgK= );
(4)掌握用准标元素电势图判断歧化反应及其反应程度的计算。
9.配位化合物
(1)了解配合物有关基本概念;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3)掌握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杂化类型、分子构型的方法;
(4)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掌握应用K稳计算并判断配位离解反应方向、限度,配离子生成和破坏的方法。
10.元素部分
(1)掌握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2)了解金属通性,掌握元素之最(例如:最轻的气体、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比重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大的金属……)。
(3)掌握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金、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掌握“缺电子原子”、“等电子原子”、“缺电子化合物”、“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等基本概念及实例。
(5)了解常见无机物的结构、性质,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有机化学部分
1.考核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性质、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2.考察学生应用有机分子基本反应类型及主要官能团的特性和相互转化规律的能力。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一、绪论
1.认识“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目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2.了解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及化学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1.了解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2.了解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3.理解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三、化学课程论
1.了解化学课程发展概况
2.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3.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4.介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高中化学教材内容
5.介绍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
四、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认识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3.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原则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4.了解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五、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整体系统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教学计划的分类、区别、联系及作用。
3.掌握课时计划的内容,作用及设计原则。
4.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结构和要求。
5.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评议及反思。
五、题型示例